现代物流的构成要素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拓展和延伸的,而要保证整个现代物流“物质流动”的合理化、有序化、现代化、低成本,物流包装标准化是根本的途径和有效的保障。文中主要就包装与现代物流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的密切关系展开讨论,最终希望我国政府、行业、企业及每个企业员工都应树立加强包装标准化建设的意识,并通过一定的组织和技术标准保证我国物流产业在高起点上得以发展和壮大,以促使我国的物流产业尽快适应WTO的国际贸易的需求,加强我国企业和物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包装在现代物流中的作用与地位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这一概念提出了明确的定义,即“为符合顾客的需求条件,完成从生产地到销售地的物质、服务以及信息的流通过程,和为达到有效低成本的保存管理目标而从事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行为”。物流的概念和定义根据时间和地域的不同,在文字描述上也稍有差异,但是现代物流的实际根据用户或顾客的要求与愿望,把供应主体和需求主体联结起来,克服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实现有效而快速的商品及服务流通过程的经济过程的主旨则是相同的。 将现代物流的供应链环节进行分解,其具体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运输、储藏、搬运装卸、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管理、物流网络、在库管理、物流组织管理、物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等。包装是物流的起点,包装的合理化、现代化、低成本是现代物流“物质流动’的合理化、有序化、现代化、低成本,包装是其最根本的组成部分、基础和物质保证,而包装标准化是根本的途径和有效的保障。包装与物流供应链的密切关系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来全面深入地得到反映。 1.1 对产品的防护性 包装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给产品以保护和防护,产品防护性指的是产品本身强度、刚度和包装抗损性以及由于流通环境中产生外界载荷之间相互的影响等。产品防护性可以通过合理的包装来实现,根据运输、搬运、仓储的手段、条件,考虑物流的时间和环境,根据产品的特性和保护要求而选择合理的包装材料、包装技术、缓冲设计、包装结构、尺寸、规格等要素,才能实现物流中的首要任务——将产品完好无损地实现物理转移。 1.2 物流信息管理的合理性和物流网络的控制性 物流信息管理是现代物流标准化的关键和核心,产品的各种信息都会在产品的各种包装上得以反映和体现。所以在不同层次的包装上应该设置哪些标签、标记、代码和其他相关信息,对于物流信息管理、整个物流供应链管理乃至整个物流系统的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信息是物流网络控制的根本依据和决策依据,只有在掌握了物流系统中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后,才能保证物流网络的可控性。 1.3 物流组织管理的有序性 物流组织的管理不是单纯的人事、信息、财务管理等,支撑这些管理内容的是重要的技术管理。对于物流系统来说,更具体地讲,对于物流供应链的技术管理,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完成在供应链中各类与包装有关的技术管理。只有在包装基本的物质在有序、可控地流动,才能实现整个物流组织管理的有序性。 1.4 物流成本的低成本 由于物流系统中的所有环节均与包装有关,所以包装对于物流成本的控制则显得至关重要。比如采用纸箱、托盘加集装箱的方式则可以改变原油的木箱包装而节省运输成本;采用现代化的叉车搬运而非人工搬运则可以省却单元小包装造成的高人工费和产品损伤;有效地设计包装容器的堆码层高,可以很好地提高仓库的利用率而节省费用;合理的包装减少破损;合理的包装尺寸和规格提高运输容积率;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保证物流供应链的畅通等,都可以确保包装在各个环节帮助和实现物流成本的有效降低。 1.5 物流整体运营的综合效率性 通过包装,将物流链乃至物流系统中的各个环节有机、高效、系统地组合成一个产生综合效率性的整体。同时注意各个物流环节与包装的密切关系,则可以在整体运营中取得先机。对于越来越多的走向国际市场的企业来说,注意与国际物流及包装法规、标准的接轨,是实现国际化运营的根本保证。 2.1 标准与标准化的概念 标准是指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标准化则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 所以标准的制定和贯彻都是社会、企业产生最佳秩序和效益的根本保证,尤其是在现代信息经济社会中,标准的重要性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说标准就是核心,标准就是 效益,标准就是市场。 2.2 包装标准化的概念与内涵 这里的包装标准化不是单纯的包装本身的事情,而是在整个物流系统实现合理化、有序化、现代化、低成本的前提下的包装合理化及现代化。 包装标准是对各种包装标志、包装所用材料规格、质量、包装的技术规范要求、包装的检验方法等的技术规定。而这些规定并不是孤立的,而制定在整个物流供应链中统一考虑和实施,以达到各环节,包括运输、储藏、搬运装卸、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管理、物流网络、在库管理、物流组织管理、物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等达到对产品的防护性、物流信息管理的合理性、物流网络的控制性、物流组织管理的有序性、物流成本的低成本和物流整体运营的综合效率性。 2.3 物流标准化的概念与内涵 物流标准化是物流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体现,它是以整个物流系统为出发点,这个系统包括包括运输、储藏、搬运装卸、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管理、物流网络、在库管理、物流组织管理、物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等,以及物流标准化是以整个物流系统中的每一项具体的、重复性的事物或概念为对象(包括技术、管理、工作方面对象),通过指定标准、组织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达到整个系统的协调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经济效益。 2.4 包装标准化对于物流标准化的重要作用 建立和实施物流标准化,其主要目的是因为物流标准化是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它可以保证整个物流系统功能的发挥,从而保证物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完好性,以最终降低物流成本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物流包装标准化是以物流包装为对象,对包装类型、规格、容量、使用材料、包装容器的结构类型、印刷标志、产品的盛放、规格、缓冲措施、封装方法、名词术语、检验要求等给予统一的政策和技术措施。物流包装标准化是提高物流包装质量的技术保证和物质保证,同时它也是供应链管理中核心企业与节点企业及节点企业间无缝链接的基础。物流包装的标准化可以保证资源和原材料的合理利用,并提高包装制品的生产效率,保证在物流整个供应链中的畅通沟通。我国加入WTO后,包装标准化与国际接轨,可以减少贸易技术壁垒中的国际物流争端,降低损耗,减少运翰费用,提高运翰效率,进而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